乾圣动态

乾圣动态

资产管理行业值得进入吗?

2019-12-04

资管行业在中国的发展是一个大趋势,万事具备,只欠东风。

在《香帅的北大金融学课》里,同学们提了一个问题:“对于中国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趋势的看法。现在从银行出去,选择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,是否是正确选择?”

我猜,不管对于居民还是从业者来说,这都是一个特别特别关心的问题。所以,这里我要重点回答一下。

要对这个问题作出正确回答,首先,我们就需要理解我国财富管理、资产管理的现状。

目前,中国的资产管理、财富管理市场可以用一句话概括:财富在快速增长,金融资产的比重将进一步增长

截至2018年底的时候,中国个人可投资资产规模达到了190万亿人民币。根据招商银行的私人银行财富报告,可投资资产在1000万人民币以上的中国高净值人群,在2019年底会达到220万人口。220万是什么概念呢?就相当于立陶宛、斯洛文尼亚这样的的人口。而且,从2016年到2018年,像这种高净值人群的年均复合增长率都在12%左右,属于极度高速的增长。

那么,这样巨量的、快速增长的财富中,不同资产的比例到底是什么样呢?

首先,和其他发达相比,中国居民在现金储蓄、不动产上的投资比例是比较重的。

大家可能知道,房地产占着半壁江山。不同的统计口径有不同的答案,有的认为是55%左右,有的认为房地产在我们的资产配置中达到70%左右。现金储蓄大概是不到30%,而金融资产大概只有10%。换句话说,中国居民的金融资产配置比例是远远低于发达的。

这是从居民的资产配置的角度。我们如果换一个角度,从资产管理行业的角度来看,也会发现类似的证据。

一个是看资管规模占金融资产总额的比重,这个比重被称为资管行业渗透率,这个比率越高,就意味着资管行业越发达。像澳大利亚、美国、法国这些,这个比重都在15%以上,甚至能达到18%。而中国,这个渗透率是比较低的,在10%以下。

第二个要看投行、券商业务中资管业务所占的比重。一般按照惯例,成熟的投行里面,资产管理业务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。像高盛,资管业务的比重是18%,这是很低的。摩根士丹利是30%,瑞银大概是40%。而中国券商行业资管业务的收入占比仅仅是10%,证券上市公司资管业务的占比仅占3%。远远低于发达的水平。

当然,这个数字也要理性看待。因为,中国是银行业独大,所以,很多资管机构是内生于银行体系的。3%也好,10%也好,不一定能够完全反映资管行业的现状;第二,资管业务的增速很快,从2007年不到1%,到现在10%左右的水平,这个速度还是比较快的。

所以,刚才这些讨论指向一个你要记住的基本事实:中国的资产管理、财富管理处在初期阶段,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和家庭财富的累积,资管行业的发展在中国是一个大趋势。

高净值人群财富分布图

数据来源:招商银行私人银行财富报告

数据来源:欧盟统计局,美联储

数据来源:各国央行和统计局。中国、韩国数据是2014年,日本是2018年,印度是2017年

证券行业收入结构

数据来源:中国证券业协会

了解了这个大趋势以后,接下来要问的就是:我们应不应该离开银行去从事财富和资产管理业务呢?

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,就需要更加谨慎了。

我们还是从历史经验去找一些启示。先看看发达市场的财富管理行业到底是怎么兴起的。

70年代开始,美国财富管理、资产管理行业进入高速成长期,几个要素共同驱动了这样的高速增长:

个就是民间财富的快速累积。美国在70年代的时候跨入了万元美金社会,也就是人均GDP超过了万元美金。经过战后几十年,各个美庭开始拥有存量的财富,所以,民间有钱需要管理的局面出现。

第二,在六七十年代以后,金融学的理论有了重大的突破,资产定价进入了更加科学决策的阶段。

第三,也是特别重要的,从七十年代开始,美国政府在政策上给予了资管行业很多支持。比如说六十到七十年代的《证券法》、《证券交易法》、《投资公司法》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,为共同基金行业设立了结构,以及管制的框架。到了80年代,放松利率管制,然后鼓励金融工具创新。在这之后,美国的资管行业就一日千里了。

像1980年的时候,美国资产管理的规模是GDP的0.55倍,到了1999年,就是19年之后,已经达到了1.85倍,这个增速非常惊人。然后,克林顿总统在台上的时候,金融服务现代法案出台,美国的金融混业经营全面放开。所以,资管行业就更加红火了。

我讲这些并不是去简单地罗列事实,而是要告诉你:中国现在的资管行业转型属于一个万事俱备,只欠东风的状态。

2019年,中国的人均GDP要超过万元美金,也就是说中国居民财富的累积达到了一个相对高的程度。但是,我们还需要相关法律的进一步完善,比如说要能够在立法上明确地规定加大直接融资的比例,比如说需要修订和完善《信托法》、《证券法》、《证券投资基金法》等相关的法律法规。明确资产管理业务的属性,然后要统一地方和中央的监管尺度,还有资管行业的计税准则等等,这一切都是需要很长时间的。

按照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模式,这些改革一定是要在避免对银行业产生过度影响的情况底下,逐步实施。

这句话有两重意思:,资管行业、财富管理行业肯定是未来十年中国金融市场的一个重头戏;第二,银行不一定会在这部大剧里隐退,那些有实力的国有大银行反而可能自我革新,成为资管行业的主角。

所以,进入资产财富管理行业,一定要离开银行吗?这个答案我不确定,取决于你所在的银行到底是什么类型,是什么规模,什么实力。

后我还要提醒一句:资产和财富管理是趋势,但是,目前中国市场上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的问题是很多的。

其实即使在美国,这个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到底是独立咨询顾问,还是卖方销售,讨论也非常多。2017年年底,美国的消费者联盟就发表了一篇文章,叫“Financial Advisor or Investment Salesperson?”,特别地戳中要害。文章的结论就是:所谓的第三方理财规划师,其实大部分都收取产品的佣金。在中国,这种情况大家都知道,就更加严重了。所以,大部分的第三方理财其实就是金融产品销售。所以,一到经济下行的时候,资产端收益不好,这种模式就特别缺乏持续生存的空间。近年来,中国所谓第三方管理机构频频爆雷,也就是这个原因。

微信咨询

扫码互动

回到顶部

微信咨询

微信:

WNZFWL

复制微信号

回到顶部